时间:2025-09-12 来源:南杰文化 编辑:欧阳予倩
戏剧运动者,素来都是以都市为中心,以智识阶级为对象,想要把戏剧推行到小市民层都似乎不容易,所以大家的活动范围也只限于一两个影戏院。
这不能全怪干戏剧运动的人们,客观环境也紧逼着他们不得不如此,可是这是过去的话。 大炮响了,神圣的民族抗战开始,给了戏剧界一个解放的机会,他们日常的生活在上海这个前线的都会中停顿了,他们遂立刻感觉到国防戏剧发展的时机已到眼前,大家便立起遂行其使命。 当话剧界救亡协会成立的那天,有人曾经以为戏剧在抗战中没有用处,主张不如大家去参加慰劳和救护工作,当时曾引起激烈的争论。 事实甚于雄辩,救亡演剧队接二连三地出发了。尽管他们的组织不是十分完美,的确适合着非常时期的需要,这是戏剧界一个大转变:从锦绣丛中到了十字街头;从上海深入了内地;从都市到了农村,从社会的表面渐向着社会的里层。从各种不同的环境中,可以得着丰富的新经验,这种新的滋养料可以使今后的戏剧改换一个面目。—— 在编剧方面可以吸收、运用许多新的题材,可以运用从来不形之于笔墨的对话。这就是说内地城市和村庄的生活反映到剧文学作品中会有一种新的色彩。其次形式方面,因演出和表演顺应内地的小市民和劳苦大众的环境和欣赏力,不能不随时有所斟酌;于是新的格局自然可以形成。 从种种方面看,我以为戏剧界这一次的转变,只要经过相当的时间,必定有新的、丰富的收获,可以反映在将来的作品里面,这不仅就出发的队伍说,就是在上海的队伍,他们在伤兵群中,在难民队里,随时随地起着作用,于是证明了戏剧在抗战中的价值,而成为教育的、宣传的有力工具。 昨天我得了从福建、广州两处来的信,那里街头演剧颇为活跃,效果也很好,人们素来以上海为戏剧运动的中心,很少注意到其他各地戏剧运动的动态,将来战争结束,中华民族得了彻底解放的时候,集合各处的剧人举行一次戏剧节,一定是洋洋大观。 这次战争,给于我们的戏剧界的利益真是不少,就是故步自封的旧戏界也被炮火打醒了,有好些青年伶工们深深感到了从来所表演的戏,不足以应时代的需要,他们渴想有新的组织,要求改革,有人来和我商量,要我把平日的理想和计划,作具体的实验。 战争本来可以毁灭文明,也可以产生文明,我们这回为民族生而抵抗侵略,不惜焦土作战,我们新的生命就在这里,旧时屈辱的生命,从此毁灭了,独立自由的生命由此得来,伟大的将来,永远的幸福在我们面前,看戏剧界的同志们,努力举起革命的烽火。 ——载于《立报》1937年9月20日
上一篇:冯法祀:田汉与徐悲鸿
下一篇:田汉:抗战与戏剧
联系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细管胡同9号 联系电话:010-84021261 邮箱:tianhan_foundation@126.com
版权所有 田汉基金会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C)2013-2019 京ICP备170326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