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汉基金会官方网站登记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业务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当前位置:首页>纪念与研究>纪念与研究

纪念与研究

欧阳予倩:​舞台导演的养成

时间:2024-08-28     来源:南杰文化(微信公众号)     编辑:晓秋



图片

 欧阳予倩(一排中间)在香港和粤剧救亡服务团

抗战以来,因为需要戏剧作宣传,便产生了许多剧团,于是感到导演人才太少。有些主持文化工作的朋友们问我:“可否开一个导演训练班,用三个月或者半年的工夫训练一班舞台导演呢?”有时我在学校里对学生演讲,学生们也欢喜听关于作导演和演员的话,他们很希望在一次的讲演里头,得到一些导演和表演的技术。可是我想来想去,觉得导演的技术实在是没有法子可以速成。

本来旧时的戏剧,因为有固定的方法,所以用不着导演。自从写实主义盛行以后,导演才被注重。又因电器机械的进步,舞台装置焕然改观,及至新浪漫的阶段,便成了导演万能的局面。及至现在,每一个戏几乎没有导演便演不成,至少是演不好。

图片

导演的任务不仅是一个剧本的再现,而是新的创造,他不仅传达剧本的内容,并且能使剧本的内容更鲜明更有力地呈现于观众之前。戏剧在舞台上和在纸上完全不同,经过导演的组织而形象化之后,便成为导演的创作。所以导演不仅要了解剧本、分拆剧本,还要运用他特殊的技能和创造力而使之形象化。

目下导演的技术真是日新月异,因为交通便利,各处地方的表演方式和法则,都能荟萃一处,公开展览;所以做导演的,只晓得一两个方法是绝对不够的,必要时时将各种方法消化运用。

凡属一个艺术家的成就,第一先要建立他内在的精神,然后技术的运用才有根据,我们常说某人的作品有生命,某人的作品没有生命。所谓有生命者,就是说内容充实。譬如一个画家,倘若思想不统一他的认识力和判断力一定薄弱,于是便会影响到他的构图和设色,下笔时略一游移就失掉了那张画的生命,或者专靠几手惯用的技巧随意挥洒,也会流于粗滥而空虚。有人说艺术就是选择,如果内心没有充实的力量,他就不能认识,不能判断,也就不能选择,如是便不能运用。不过要培养成这种内心的力量,却不是很简单的。

图片

三十年代的欧阳予倩

画家专守着纸笔,雕刻家专守着斧凿,导演专守着舞台,是决没有成就的。专就导演而论,第一是要有对于其他艺术部门的了解力:文字,绘画,音乐,舞蹈,一切都要了解。所谓了解不仅是在技巧方面,其内容的分析和解释尤为重要。如果对于一个时代的政治和社会没有相当的观察力,就没有法子了解那个时代的艺术。所以导演要有明了的政治见解和普遍而深切的社会经验,而舞台技术的熟练更不用说。

图片

欧阳予倩在中央戏剧学院实验话剧院导演的话剧《桃花扇》演出说明书

照以上的标准似乎过高,但是标准不能不这样立,所以一个导演,应当是虚怀若谷,随时要多看,多学,多听人讲话,多想,多试,遇见一个社会问题,一定要追本求源,抓住了一个要点,再观察由这一点所发出的动态。然后才能真正分析剧本的内容,而付与正确的形象。

一个导演的养成当然不是短时间所能作到,不过为急于要用,只好择较有些舞台好经验而又爱好文艺的人,跟住能干的导演,先看他怎样办,先从一个戏照抄入手,正好比临帖一样,等到间架稳了,再脱手默写。

图片

欧阳予倩指导中央戏剧学院工农班演出

不过还有一件我想说一说,就是导演要会处理演员和其他舞台工作人员,脾气不好的最容易引起反感;没有统率的力量又容易使人玩忽。所以诚恳的心意,严肃的纪律,温和的态度,必须兼而有之。

 

载于《申报》香港版1938年12月18日


联系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细管胡同9号 联系电话:010-64041874 邮箱:tianhan_foundation@126.com

版权所有 田汉基金会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C)2013-2019 京ICP备170326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