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汉基金会官方网站登记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业务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当前位置:首页>纪念与研究>纪念与研究

纪念与研究

欧阳予倩:冲破当前剧运难关的商榷

时间:2024-10-28     来源:南杰文化(微信公众号)     编辑:晓秋

上海艺术剧社(简称上艺)近日已因光华戏院的合同满期,临别公演完了。观众公司在辣斐戏院的合同只到四月,看看也快结束了。演剧四队在汉口,演剧九队在京沪线上,都没有适当的演出场所。新中国剧社,自从由昆明走到上海,经过翻车惨变之后,在苏州整理一番,渡海到台湾,平安地演出了四个戏,总算躲过冬天,可是来日大难,还不知要费几许周折,勉强维持其存在,照以上各方的情形看,抗战以来,蓬勃的话剧运动,遭遇了很大的厄运,大有七零八落、一筹莫展之慨。因此需要检讨所以致此之由,同时要讲求挽回颓势之道。


                   图片

1946年,欧阳予倩(前排左二)与友人在上海。前排左三周扬,后排左一阳翰笙,后排左三田汉,后排右一马彦祥

何以话剧会弄得如此困难?据我个人看。一、由于客观环境的恶劣,话剧和剧人都受着多方面的限制;二、由于社会一般的不景气;三、由于美国电影的大量输入;四、由于话剧的内容和形式不能完全和今日观众的要求相配合。

关于以上所举的第四点,不妨略为详细的检讨一番——抗战时期的剧本,到光复以后的今天是很少能适用的了。可是许多剧作家,因种种的威胁,不能不集中于上海;及至到了上海,为着生活的压迫,甚至于连住和吃都不能维持,一时也就无从安心写作,遂致使多年来感到的剧本荒,更加严重,剧团因为没有适当的剧本,便不能不把一个戏公演的时日拖长,拖到观众一天天减少,还不能换一个新戏。观众感觉厌倦之后,而接上去演的新节目又不比前一个更精彩,便更失去了信用。、

                     图片

1947年,欧阳予倩编剧、导演的话剧《桃花扇》在台湾上演,这是演出说明书

抗战以来的许多剧本,大体都不免有些拘于形式,说教的部分过于生硬,于是便不能贴切人民的生活,人情味也就不够;看起来便觉得不很真实。有些作家似乎每每想在一个作品里面反映出当前政治的、社会的全貌,结果只得到原则的笼统的说明,无从深入,所引起观众的共鸣也就不多。——我自己也就有这样的毛病,最近我读了唐海先生写的《臧大咬子传》(编者注:1946年9月22日子夜,在上海滩,美国兵无缘无故地用拳头打死了黄包车夫臧大咬子。唐海为此写了长篇记实《臧大咬子传》,控诉了美国兵的暴行),那是一篇很好的报告文学,看得出他是深切地去考察过、体验过、分析整理过才着笔的。从这当中就看得出中国当前的社会是怎样的一个社会。我们绝无可能凭空创造出臧大咬子那样一个人物,和他那样的家庭环境,这就说明了向老百姓学习是如何重要。

写我们所熟悉的人物是完全对的。任何一个人的行动和遭遇,只要能把它真实地描写出来,便是好的作品。但是,不敢正视现实的人,便把握不住真实。自然主义所反映的只是片段的事态;因片段而忽略了整体,因特殊性而忽略了普遍性,偏重客观,忽略了主观是会失去真实性而趋于歪曲的,戏剧如果把握不住事态和人物的绝对真实性,便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图片

1947年,欧阳予倩在上海编剧、导演《同命鸳鸯》的演出说明书

账簿的数目字尽管真实,但不是艺术,艺术之所以成为教育,并不在乎故为严肃,板起脸来说教。观众不特以买娱乐的心情走进剧场,我们要使他在美的陶醉中得到明示。艺术的价值在这,“生意眼”也在这里。违反着艺术的原则去迎合观众绝对不可。做出高不攀的样子,专怪观众不够程度也是十分不高明的事。

至于形式问题,易卜生那一套有它的缺点,也有它的优点,莎士比亚式的一套,有它的长处,也有短处。譬如,《安东尼与克列阿柏妥拉》那样,五幕分成四十二场,第二幕十三场,第四幕十五场,而有的场子只有十几行,这样的写法,我们也学吗?我们要适应现代中国民众的需要,将各种形式融会贯通批判地选择而应用之。为新的内容所决定,能为人民大众所最易接受的形式是最好的形式。标榜教条,“囫囵吞枣”地移植是行不通的。

照现在的情形看,话剧运动虽然绝对不至于消沉,可是一个时期中必然露出一个空隙,这并用不着悲观,正好利用这个空隙仔细检讨一下,充分准备一下,作一个再接再厉的计划。

                      图片

1947年,欧阳予倩在上海

希望剧作家联合起来,有计划地增加创作。希望演员们组织一个研究机构,计划精演的戏,职业剧团既不容易经常维持,便不妨暂时转化为业余的组织,经常抽空排演。以戏剧界的全力,利用各种关系,计划一个剧场,由各业余剧团轮流演出,惟演出的节目,务求精选。

以上的作法当然也要经过许多困难,但非决不可能,同行的朋友以为如何呢?

最后还有一点就是:剧运的难关是要剧人用全力来冲破,也只有大家合力才能冲破,小圈子的甜梦必须打破,这又是不待言的。


——载于1947年4月16日《世界新潮》第2卷第3期




联系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细管胡同9号 联系电话:010-64041874 邮箱:tianhan_foundation@126.com

版权所有 田汉基金会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C)2013-2019 京ICP备170326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