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下半年,那时大革命已经失败,他从南京到上海,担任上海艺术大学文科主任。(有些书上说上海艺大是进步的、革命的学校,那是30年代的事,不是田先生刚到时的艺大)当时的艺大是所野鸡大学,校长叫周勤豪,是个学店老板;维持学校的校务委员会主任是黎锦晖。我是慕田汉先生的大名去投考艺大的。当时艺大的教师只有田汉先生一人住校,睡一张行军床。他最勤勤恳恳,不论文科、画科、音乐科的学生都去找他,得到全校所有学生的拥护。当时,周勤豪因负债累累,把学生交的学费都拿去还了旧债,学生们没有饭吃,学校办不成了。当时,我是自封的“造反派”,还有陈明中同学,大家起来造反,把校长赶走了。学校实行巴黎公社式的选举,结果百分之百的选票写的都是两个字:田汉。田汉在群众中威信很高。可是他当时只有29岁,也正是一个青年!我们没有把他当校长,实际上象个老大哥;他也象对待兄弟那样对待我们。那时,没有戏剧系,我一直是文科学生。同学有陈明中、吴作人、刘汝醴、张曙、王素、张慧灵等。田先生是一团火,他走到哪里,所有学生都被他吸引到哪里。这个学校维持了半年光景就垮台了,后来就办南国艺术学校。
在上海艺大时,田先生带领我们拍了电影《断笛余音》,后来片子进了当铺。又搞了文艺茶话会,参加茶话会的除有郁达夫、徐悲鸿等人外,戏剧界有洪深、欧阳予倩、朱禳丞、余上沅、周信芳、高百岁、王芸芳等等。那时的场子是个饭厅,搭个小台演戏。鱼龙会上几大名角如欧阳予倩、周信芳、高百岁等,就是在那么个小台上演戏,演的是《潘金莲》。鱼龙会并没有赚钱,南国学院一直在贫困中支撑。后来没有办法,只得搬家,搬到西爱咸斯路,现在是永嘉路,最蹩脚店铺房子,起先只租了5间门面。周勤豪见我们搬了家,又勾结租界巡捕房派人来把我们的家具、教具抱走。那时的学校空空如也,家徒四壁。我们睡地板、睡稻草铺,田先生这才决心自己创办南国艺术学院。于是田三爷(田洪)到北京路一件一件买旧货,搞起了学校用具。还盖了一间画室,把民房的屋顶掀了,铺上玻璃,徐悲鸿先生当美术系主任。我和陈明中两个学生是校务委员,当时管教务的是黄芝岗,管事务的是陈子展,实际是陈明中管教务,我管财务和事务、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