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汉基金会官方网站登记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业务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当前位置:首页>纪念与研究>纪念与研究

纪念与研究

话剧《关汉卿》创作侧记(节选一)

时间:2021-04-03     来源:南杰文化     编辑:黎之彦


1.png

12月10日是田汉先生的忌日。在他的骨灰盒里没有骨灰,只有一支钢笔,一顶帽子和一本《关汉卿》。1958年春,在他60岁的时候,创作了历史话剧《关汉卿》。这部著作曾在中国戏剧舞台广泛演出,并被译为英文、日文和俄文出版,在日本和苏联等国家舞台上演。十年之后,他受迫害而亡。本文作者黎之彦先生时任田汉先生秘书,其对田汉先生创作过程的描述详细生动,现节选以追思缅怀.

一、题材与构思

一九五八年一月二十日,西风凛冽。田汉同志穿着一件宝蓝色的长皮袍,伏在书案上,聚精会神地写作。将近午夜,他对我说:“世界‘和大’把关汉卿定为世界文化名人,决定今年六月为这位大戏剧家举行创作活动七百年纪念会,中国和世界各国都要纪念他,这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也是我们戏剧界的骄傲,我准备在大会上作专题报告。从明天起,就得着手准备,我们应当趁这个机会多读书,系统地研究关汉卿和他的著作。”田老还说:“我们这里藏书不算少,元代的史料总可以找出一批来。”

22.png

▲关汉卿人物像

一月二十一日上午,田老让我跟他一道在图书室搜集关汉卿的著作和评介他的文字。约近中午,我们找到了一批资料,计有《元史》、《新元史》、《元曲选》、《马可·波罗行纪》、《录鬼簿》、《唐诗》、《宋词》、《中国通史》、《汉史》和《戏剧论丛》1958年第一辑。我把书分类叠在田老的办公桌上,午饭时间已到,可田老却开始着迷地阅读起来。

一月二十七日,田老今天起得很早,看到玻璃窗上凝结的冰花,赞叹地说:“妙啊!大自然的创作!”我趁机问他写作新剧本的计划,田老十分肯定地说:今年当然要写剧本。前些日子,有位朋友笑我老了,头发白了,再写不出剧本来,那就整理旧作,或写几首旧诗送朋友吧。田老说到这里,不平地说:“我老了吗? 再也不能写剧本了吗?”我说:“你去年还写了京剧《金鳞记》,前年还徒步登上泰山极顶,我看不老。”田汉同志听了,点点头说:托尔斯泰七十二岁写了《复活》,我真在还不到六十,体力又好,吃得、睡得、走得、坐得,不弱于人嘛。接着他说:我准备写新《九歌》(注:由旧《九歌》而取名),剧本也要写几个,今年就写。

一月二十八日,《关汉卿戏曲集》将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今天给田老送来清样。田老立刻专注地阅读,边读边夹条子、圈点、眉批。他着重看的几出杂剧是《感天动地窦娥冤》、《鲁斋郎》、《救风尘》和《单刀会》等;散曲有[南吕·一枝花]——《杭州景》、《不伏老》和《赠朱帘秀》。此外,田老这几天还阅读了《元史》、《新元史》中帝王本纪的《世祖忽必烈》、列传中的《伯颜》和《阿合马》等记载。

这段时间田汉同志比较集中地研究关汉卿的大悲剧《窦娥冤》,阅读了一些报刊上评论该剧的文章。他对程砚秋同志写的《谈窦娥》(载《戏剧论丛》1958年第一辑)特别注意,他赞叹说:“程先生艺事精深,肯刻苦钻研,卓有见识。他不仅能演好窦娥,而且能够深刻了解窦娥。”接着,他又说:元代编演杂剧,习惯由一个主角唱到底,关汉卿让窦娥从头唱到尾,写得那么慷慨激昂,富有感情,成为他的代表作,我相信,当时一定有一位很好的女优把它演好,关汉卿可能是为她写这出戏的。我们过去写戏也常常为一个最好的演员写戏嘛。关汉卿处在那样黑暗的年代,却敢于写窦娥这样反抗性十分强烈的女子,实在难能可贵。我单从窦娥的唱调中,就可以看到关汉卿确是个不屈不挠地战斗的戏剧家,是个爱憎分明、感情强烈而愤怒的戏剧家。无论读他的悲剧或是喜剧,都能听到他对元代统治者和黑暗势力撞击的铁石声。关汉卿写杂剧所选的角度很多,但无论从哪个角度写,都有很高策略。他巧妙地、有力地向这些反动势力作战,甚至在吟风弄月的描写中,也是在对现实战斗,站在人民一边,为人民发出怒吼声。他那无畏的战斗精神,真正达到了奋不顾身的地步。

午休起来,田汉同志继续阅读关汉卿的散曲,当他读到《不伏老》这首曲子时,无限兴奋地说:“好呀,你看关汉卿这样写他自己:‘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锤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关汉卿真是个铁汉子!我除了写纪念报告,还要给他写个戏。”

三月八日,田老看了一批元代史料,并且不断地思索剧本创作。他说这两天已经开始酝酿一个剧本,现在正在构思中。他说:“我想好了一个戏,是个话剧,写的是关汉卿”。

三月十一日下午,实验话剧院的导演孙维世同志来访,田老给她讲述《关汉卿》的腹稿内容。他说:“这个戏是把关汉卿当作主人公去写。不是写他的传记,而是写他编《窦娥冤》的一段创作生活。戏的人物、场面、情节都想好了。”孙维世是个爽朗乐观的人,听了高兴得直拍手,催着田老快讲。田老坐在沙发上说:戏的开场是现代的北京某昆曲团在演《窦娥冤》,舞台一端是“观众”看戏,边看边评论戏和关汉卿,有位“观众”说这出戏是大悲剧,写历史的,但事件颇像元代。另一位说:“既是写汉代东海孝妇的故事,怎么能扯到元代的现代戏呢?”第三位说:“你们都说得不全面,虽然是历史戏,但关汉卿写这出戏的矛头,是对着元代的反动统治者的。”接着他们又争论戏的结尾,该用喜剧结局好,还是悲剧收场好?在争论正酣时,有位老先生出来劝说:“诸位请别争论,后头的戏,就要回答你们的问题。”

田老接着说:这是戏的“楔子”,序幕,是场戏中戏,“观众” 都是演员。第二场就进入元代的历史,地点是七百年前的大都。在都城的一角,有座行院,大戏剧家正在一位歌妓家里,跟她一道感叹人民生活所遭遇的灾难,对元代统治者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表示愤懑,要挺身而出为民请命。关汉卿的反抗心声,感动了这位名歌妓,她表示愿同关汉卿一道战斗。

第三场是几天之后,关汉卿和歌妓从柴市口刑场经过,他们看到一群刽子手,推着一名年轻女子入刑场,场外的百姓,都为这个含冤而死的女子流泪。歌妓也跟着失声啜泣。关汉卿见此情景,便向歌妓打听,于是她告诉关汉卿那位姑娘原是良家女子,因为贫困,自小卖给人当童养媳。恶人为了占有她,害死她丈夫,毒死她婆婆,反诬告她是杀人凶手,滥官污吏受了贿,不由分说,把她判了死刑。接着,歌妓还给关汉卿讲了下层百姓被冤杀的其它事件。关汉卿听了,悲愤不已,决定用笔作刀,写杂剧揭露这黑沉沉的现实,勾画那凶神恶煞般的滥官污吏。

第四场,关汉卿在行院借酒浇愁,不料酒后失言,暴露了要为那位女子鸣冤写戏的计划。“新闻”霎时风传大都,当局为之密切注意。有些胆小的戏曲朋友,劝关汉卿别写这种针砭时政的戏,别去“犯上”冲撞官儿们,以免招来杀身大祸。好心的人还说:“汉卿,你已名满大都,连当今权贵也赏光看你的戏,该知足了,别写那些刺痛官儿们的戏了。”尽管如此,关汉卿写意已决,谢绝诸位劝告,并与名歌妓立誓:一个写,一个演,日后遭灾问罪,在所不惧。晚上,关汉卿就住在行院,挥毫写作,取汉代东海孝妇的故事寄寓元代的现实。剧的女主人公窦娥的出身、生活和遭遇,却酷似当朝被冤杀的女子。

接着田汉同志分析说:“显然,关汉卿写这出戏的意图和手法是以古喻今,是站在被冤杀的女子一边,站在老百姓一边,对现实的统治者发出愤怒唾骂。所以关汉卿把这戏叫《窦娥冤》。”

这时田老看到孙维世眼噙着泪花,乐观者顿时变成泪人儿,更动情地说下去:第五场,关汉卿的《窦娥冤》写成了,在戏院演出,他的挚友——名歌妓扮演窦娥。这场戏也是戏中戏,台的一边是元代显要权贵看,另一边黎民百姓看,当间的戏台是演《窦娥冤》。戏演到窦娥愤怒责骂天地鬼神,唱出“把滥官污吏都杀坏,与一人分忧,与万民除害”时,权贵座中发出一阵倒采。接着滥官大叫:“逮住演窦娥这婊子!”“别给她再唱。”“要她当咱大元的窦娥!”在歌妓万分危急的关头,只见关汉卿从百姓观众席中挺身而出,高喊:“戏是我写的,要拿,就拿我,我一人做事一人当。……”接着,他大义凛然地把剧场当战场,在高高的讲坛上,对着官儿们向百姓历数元代社会的暗无天日,揭露滥官污吏的血腥罪恶,号召人民起来反抗和斗争。关汉卿一席话,顿时使剧场产生惊骇,有粗野咒骂声,也有热烈的欢呼赞扬声。接着剧场大乱,滥官开始下毒手,关汉卿在乱中逃走。他和歌妓在百姓掩护下,逃离大都,远走高飞去了。

田汉同志说戏就演到这里,闭幕。他说完,一阵严肃的沉静之后,还是田老的笑声,唤醒了沉浸在戏剧想象中的孙维世同志。她跟着也纵声大笑、鼓掌,说太感人了,希望写出后让她担任导演。田老说:“你这样感动,我写起来,就更有底了。”谈到这里,田老又补充说:“演窦娥最理想的演员数程砚秋同志。他写了《谈窦娥》,写得很好,对我很有启发。我准备把序幕的昆曲演《窦娥冤》改为京剧程派演《六月雪》(《金锁记》),以纪念这位表演艺术家的去世。”

三月十二日,田汉同志往访中央戏剧学院周贻白教授,向他讲述了《关汉卿》写作计划和剧情。这位戏剧史家热情支持田老,给他借了一部《元典章》,并把元代的政治、法律以及对文学、戏曲的禁令、政策条款一一作了标记。元朝的反动禁令:“妄撰词曲、犯上恶言”者处死,田老说:“这一条是赤裸裸的反动政策,我这个戏很需要这条法律依据。”他还说:“有了这一条,说明我们这戏是从历史真实出发的。我原先设想关汉卿写戏,元代统治者视若洪水猛兽,看来想得对了。”他还感激地说:“贻白今天给我提供了很好的元制度的真实史料。”

三月十三日,田汉同志今天往访北大教授翦伯赞先生。两位挚友见面意气相投,谈历史,谈未来的新作《关汉卿》。翦先生希望田老谈谈怎样“巧想”《关汉卿》。田汉同志说:“这阵子我读了关汉卿的几个著作,看了些史书,感到他真是个伟大的作家。可是有关他的传记太少,一些史料提到他时只寥寥几笔。我写这个人物只能从他的剧作和散曲中寻找他的性格,挖掘他的精神和形象,设想他的生平和为人。这几天,我开始找到写他的门路。我不想写他的传记剧,只写他创作《窦娥冤》的一段斗争生活。《关汉卿》所写的,就是我设想他怎样写作这部大悲剧,又怎样冲破各种艰难险阻,突破反动势力的禁令,把戏推上舞台的。我还设想,关汉卿之所以写出这样感天动地的戏,一定有一段痛切的生活依据。比如他在那样黑暗势力统治下写《窦娥冤》,一定会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滥官污吏一定按照元朝法典残酷迫害他,但人民,包括他的战友、作家和女优,会同情他、支持他,和他一道战斗的。”

3.png

▲田汉(右一)与翦伯赞夫妇

田老的创作设想,翦先生十分赞赏,他支持田老写戏,他说:“剧作家写剧作家,只有你才能想出这个写法,我相信你会写得很好,因为你解放前也有痛切的生活经历,受过国民党的迫害,体会深,写戏就写得有感情。”田老说:“关汉卿的性格和形象大体有了眉目,可那个歌妓,还得费功夫捉摸。”翦先生说,这个我可以帮忙,《青楼集》里记载有一批元代的女优,如朱帘秀、赛帘秀都是当时名满大都的艺人。我一定给你找这个材料。田汉同志很感谢地说:“好,《关汉卿》的女主角,算是你赠送给我的!”他们都爽朗地笑了。

三月十五日,天气晴朗。我帮田汉同志装两箱参考书前往西山八大处长安寺(文联作家招待所)写作。田老住在大殿的西厢房二号,门口有宽阔的庭院,几株百年以上的白皮松浓荫如盖。田汉同志上午熟悉四围山色,观赏八大处名胜,下午就潜心细读《青楼集》,在一批女优中反复琢磨朱帘秀、赛帘秀和燕山秀三人,他说:“跟关汉卿一道写戏演戏的那个名优,就依翦先生推荐的,选朱帘秀吧。”

4.png

三月二十一日,田汉同志来到长安寺已经六天了。这几天,他考虑如何把史料应用到剧情中去。他说,他要把故事剧写成有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历史剧,首先就得从历史真实出发。所以,这几天,他研究的问题,让我分成几个条目:

一、元朝的政治背景,如政治制度、阶级关系、文化政策。他特别注意元朝占有土地和阶级差异的特点,如把民族分成不同政治地位的蒙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把职业也分成不同的政治等级——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在文化政策上,他注意到由于元朝镇压进步文艺,杂剧禁锢令又是最严厉的,使许多文人沦入生活的底层,成为曲家。

二、对历史人物的研究。他说他写的剧中人不是凭空设想的,基本性格应当有史实依据,那怕史实很少,也要从很少的一点掌握他、发展他,如关汉卿的基本性格,他赞同《录鬼簿》的估价确定他的性格特点。朱帘秀、赛帘秀的基本性格,也从《青楼集》少少的几行描写中确定下来。对于反面人物,也要尊重历史,不能随意贬错了。这六天,田老花很多时间在研究《元史》列传中的阿合马、伯颜、和礼霍孙等人。他说,这些人的基本性格比较好找,正史材料很丰富,只要把握好性格,人物关系真与假、真实和虚构的安排就好办了。

三、元代发生的几个重大历史事件,如《元史》、《新元史》、《马可·波罗行纪》中都提到的王著在上都刺杀阿合马、文天祥被捕押送大都囚禁等事件,田汉同志说这些都很鲜明地反映了元代民族斗争、阶级斗争的特点,应当在剧里写上一笔。他还说,关汉卿的《窦娥冤》虽说是戏,但是也非常典型地反映人民的苦难,应当把这戏的情节人物和真实的历史编织在一起。

田汉同志阅读史料是仔细的。他这次写戏,没有写详细的提纲,只写了场次和几个人物的关系后,就进入第一场写作。

(原载《戏剧论丛》1982年第一期。小标题为编者所加,个别文字有调整)


联系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细管胡同9号 联系电话:010-64041874 邮箱:tianhan_foundation@126.com

版权所有 田汉基金会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C)2013-2019 京ICP备170326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