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汉基金会官方网站登记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业务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当前位置:首页>基金会动态>纪念活动

基金会动态

田汉:谈戏剧运动

时间:2024-03-06     来源:南杰文化     编辑:晓秋

中国的戏剧运动,从它的开始,就与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有着血肉相联、不可分离的关系。

图片

《热泪》第二幕,警察总长保罗(吴我尊饰)怀疑露兰(陆镜若饰)掩藏政治犯,当着女优杜司克(欧阳予倩饰)的面,严厉询问露兰

我们从最早的春柳社时代看,当时所演出的几个比较重要的戏,不单是介绍了外国的东西,同时对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如上演描写意大利革命运动的《热血》这个剧本以后,接着就有四十多位革命志士加入了同盟会。

随后新演剧运动逐渐展开,其主要内容,多以打倒清廷、建造民国为骨干。后来清廷倒台,民国成立,北洋军阀袁世凯当政,对新演剧运动百般摧残,剧人王钟声惨遭杀害,新剧活动一度消沉。当此时期,以上海为中心的学校演剧运动又活跃起来,其中心内容,也是反对专制,倡导共和。

图片

剧人王钟声

中国的新演剧最早是由日本留学生与教会学校两方面将欧洲的戏剧介绍进来、发展起来的。日本方面介绍过来的比较完整,教会学校方面则甚简陋。但是这两个来源虽有不同,而其基本内容则一,都是表现了对现状的不满,充满了强烈的反抗情绪。

清朝末年,人民要求改革现状,情绪异常激昂,旧剧也因而产生了改革运动,如汪笑侬、陈天华、梁启超等人,都曾为此努力,足见戏剧与政治不可分的关系。

新剧与旧剧都随着政治的发展而演变的,所以当袁世凯登台大肆压迫新剧运动的时候,旧剧也同样不可避免而趋向倒退。

第一次欧战时期,中国民族资本相当抬头,资产阶级革命文化相当发展,新演剧运动又开始以崭新的姿态活跃起来,而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的一环。当时不单介绍进来大量的剧本(如易卜生等名家作品),同时带来很多新兴的技术。现在大家习惯称呼的话剧二字,也是从五四时代开始的,因为当时新剧是与白话运动配合的,以前的新剧文明戏(文明二字本来是好的)已经变了质,所以改称话剧。

图片

在《潘金莲》中,欧阳予倩(左)饰演潘金莲,高百岁饰演西门庆

新剧的发展又促进了旧剧的改革。五四时代努力于戏剧工作的颇不乏人,欧阳予倩完成了名作《潘金莲》,上海新舞台(旧剧院)上演了英国文豪萧伯纳所著的《华伦夫人的职业》等。同时电影也开始出现了。可惜好景不长,碰上一九二五——二七年的大革命到来,跟着就是中国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重新结合,又开始摧残压迫一切改革运动。带有强烈意识的话剧,又逐渐变质,渐渐走向所谓唯美主义,甚至反动的封建主义上去了。但这只是一而,另外一面却也重新踏上了更坚强更战斗的方向,因为五四以后,苏联的新演剧给予中国莫大刺激,同时,中国本身从社会科学的研究到中国共产党的创立,都带给中国新演剧以强烈的影响。当时许多外国剧作家非常注视中国的革命,苏联与日本的作家甚至以中国革命作题材写出了许多剧作。这些都给中国新演剧的推动上以影响。

许多本身的以及外在的影响,将中国戏剧运动推上一个新的阶段,以人民演剧为内容的活报剧开始出现,已故的刘保罗先生就是活报剧的主要提倡者。

“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戏剧界随着人民的觉醒开始担当起鼓吹团结抗战的任务,一方面宣扬抗战的英勇故事,如《凤凰城》等剧的演出,一面斥责不抵抗主义,并不断地同当时要想软化人民抗敌意志的恶性唯美主义做生死的斗争。没有当时的新演剧运动的开展,全面抗战不会爆发那样快,这话实不为过。当时的旧剧改革曾被人忽略,反动派尽量渲染强调旧剧的技术,面冲淡其封建的内容,甚至说旧剧是代表国家,属于国际性的东西。

图片

田汉剧作《新雁门关》说明

中国戏剧运动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很大的分野现象。这种现象一直到抗战以后才慢慢统一起来。一切的戏剧不管是什么形式,都为抗战而服务。欧阳予倩先生的《梁红玉》,本人的《新雁门关》等,就是抗战后的作品。西北方面的《新打城隍》,更是旧形式新内容的佳作。

武汉撤退以前那段时期,是中国戏剧运动的极峰,当时政治部组织有十个抗敌演剧队,两个孩子剧团,另外还有十个抗敌宣传队(工作重心也在演剧),教育部组有两三队有力的剧教队。至于其它各军师政治部直属的演剧队更是数不胜数。当时曾有人作过统计,总计共有二千五百多个剧队,直接参加从事工作者不下六万余人,真是空前未有,盛极一时。旧剧(包括平剧与各种地方戏)当时也曾发展到极其壮盛的阶段,因为许多地方戏的陈旧的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当时人民的要求,纷纷请求政府予以进步的领导,使他们能以技术贡献抗战。“八·一三”后,经过上海戏剧界救亡协会的努力,除了组织若干救亡演剧队分赴前后方工作以外,并将话剧与旧剧的关系完全打成一片。在武汉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成立以后,包括更为广泛,所有平、汉、楚、川、杂等剧以及马戏,均团结在共同旗帜之下,为抗战而服务。

武汉撤退前,举办了留汉戏剧演员训练班,包括各种戏剧的演员有徐碧云等七百多人,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训练。其间曾发动过几次运动,如募寒衣等,成绩良好,十足表现了他们对于抗战的高度热情。嗣后并组织了两个平剧队、十个汉剧队、十个楚剧队,在武汉撤退前夕组织完成,开始移动,没有一个演员留下为敌人所用。这些演剧队后来不但于抗战尽了它的任务,并且对于文化也有不少贡献,无论演出形式与剧本内容,都有大大的改进,因而增强并提高了戏剧本身的政治性与教育性。《南京浩劫》与《长沙大火》,就是当时最富于现实意义与教育意义的剧作。这种全面的改进,使得各种地方剧逐渐由空想转趋现实,由封建转向民主,如湘戏、秦腔、河南梆子、川戏等,以及比较更民间形式的秧歌、蹦蹦、花鼓等。

图片

1938年,周恩来(前排左二)、郭沫若(前排左三)、田汉(前排右一)、洪深(前排右二)、阳翰笙(前排右三)等三厅成员在武汉

话剧在抗战后期虽不及前期兴旺,但技术与内容却有不少进步。在最低潮时期,也是最受压迫的时期,曾经让古装戏、外国戏占据了舞台,但却因此使得每个戏剧工作者更加觉醒,更加瞭解:不但为了广大人民,就是为了本身,也迫切需要民主。没有民主,话剧便会窒息而死。譬如拿捐税来说吧,在这不合理的捐税重压下,演员无法演戏,作者无法写戏,观众也无法看戏!至于八年来戏剧工作者的吃苦受难以至丧失生命者,比比皆是。如湘剧当中最优秀的演员,中兴湘剧团的吴绍芝等人,因为不愿做顺民,就在奔向自由中国的湘桂撤退途中倒下了,该团的优秀演员十分之六七是这样惨死的,一般人至今无从知道!至于大多数的青年朋友,在这抗战八年当中,一方面献出了青年朋友们最宝贵的一段时光,同时大多成了肺病的俘虏,据调查,每个剧队肺病患者均占十分之二以上!在山西的演剧队已经在战线上倒下了五个,又被当地政府抓走了十个!去年桂林举办西南剧展时,有人统计共死去了四十多人,都是有名有姓的!

抗战是胜利地结束了,对抗战有过贡献的剧人们,不要说丝毫未闻政府有所奖励,生活依然没有保障!这是谁的赐予呢?一句话:政治的不民主啊!戏剧工作同志们:不要以为现在是享福的时候了,新的任务已经摆在眼前,为了剧人本身的解放,为了全中国人民的解放,一致团结起来,准备长期的艰苦的为争取民主而努力,而奋斗到底!

中国的新兴戏剧从它诞生的时候起,就承继了五四的优良传统,要为彻底实现民主而斗争。

 

(王少燕笔录,部分内容有删节)

(原载北平《人民文艺》第4期,1946年4月20日出版


联系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细管胡同9号 联系电话:010-64041874 邮箱:tianhan_foundation@126.com

版权所有 田汉基金会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C)2013-2019 京ICP备170326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