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汉基金会官方网站登记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业务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当前位置:首页>基金会动态>纪念活动

基金会动态

田汉诞辰120周年各地举办纪念活动

时间:2018-03-13     来源:红网时刻、上海国歌展示馆     编辑:田汉基金会

为纪念国歌词作者、中国现代戏剧奠基人之一田汉先生诞辰两个甲子之日,多地举办纪念活动:

  田汉基金会与国家京剧院签订2018年3月27—28在长沙实验剧场演出田汉戏曲代表作品《谢瑶环》、 《白蛇传》 ,为家乡人民再现经典 

梨园总帅戏剧兵,浩歌声里慰忠魂——国家京剧院应邀参演纪念田汉诞辰120周年活动

     国家京剧院 2018-03-29 23:17:50

中国现代革命文艺先驱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词作者田汉是中国话剧运动的重要奠基人、是戏曲改革的开拓者。田汉在中国现代剧坛地位尊崇,影响深远,他以惊世才华与人格魅力在现代戏剧运动中发挥着旗帜的作用,在戏曲界素有“梨园总帅”之称,是现代中国的“戏剧魂”。

剧作家田汉是我国戏剧领域的实践者、改革者、引领者,他一生为戏剧事业创作了大批优秀作品,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极大的丰富了戏剧文学,扩大了戏剧艺术的影响。他亲自考察的京剧剧目多达900余个,亲身整理改编了大量传统戏曲剧目,为戏曲改良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可资借鉴的学习范本。田汉先生创作剧本甚多,仅传下来的就有一百多部,其中戏曲二十七部,《白蛇传》《谢瑶环》系田汉先生最成功的京剧代表作,至今常演。

    

         

   

上海国歌展示馆举办“国之歌  复兴梦”——纪念田汉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暨“时代先锋、民族脊梁”纪念田汉诞辰120周年专题图片全国展演的启动仪式,3月12日上午在国歌展示馆举行。为此,田汉基金会理事长、 田汉先生的后人田钢为现场观众带来寄语,希望大家秉承田汉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积极奋发作为。

   

“为国而歌 逐梦而行”田汉家乡___湖南省长沙县举办纪念田汉诞辰120周年群众文艺晚会。

       

 

    


从贫苦农民的孩子到文化巨人——田汉              

原创 2018-03-27 南杰 南杰文化

 

田汉先生

 

2018年3月12日是田汉先生的诞辰。120年前,他出生在湖南长沙县东乡花果园田家塅茅坪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是父亲田禹卿的长子。他生于戊戌浓重春寒的子夜,“寝于火星”的中国。他9岁丧父,在正直、坚忍、智慧的母亲易克勤的抚育下,在艰辛和磨难中成长。交不起学费的家给不了他什么物质财产,倒是最爱读书的父亲,最疼爱、最期待他的母亲和最激励他成长的导师舅舅易梅臣给了砥砺他一生前行的精神力量。

 

 

田汉和母亲易克勤老人

 

他有一颗至诚不渝的心。少年时,他就在想:读书,入世,上进,做个圣贤。他13岁时真诚热情地投入反抗封建专制的革命运动,参加学生军,打着绑腿准备去参战北伐。他15岁创作《新教子》,为的是表达他为国家民族尽力的志向。在日本,他博览群书,以至诚之心,追求社会进步和一个新生、强大、民主、自由的“少年中国”。他发自肺腑地说:“我最爱的是真挚的人。我深信‘一诚可以救万恶’ ……。”他写“梅雨”一诗,真切地剖析自我,面对“浮嚣者多,真挚者少”的世况,人格公开,把自己无遮拦地示与他人。他对真善美的“忏悔”,给了他一个无悔的人生。

 

 

郭沫若、田汉、宗白华书信集:三叶集

 

他至诚于艺术,在很早就幸运地认清自己的初衷后,就无限热爱、忠诚、执着于他为之献身的戏剧事业。他当初自署为“中国的易卜生”, 选择以艺术为民族国家服务,最后成为中国的“戏剧魂” 。他至诚于祖国和人民,讲真话,实事求是,敢于向党和国家反映真实情况。他创作的《谢瑶环》、《关汉卿》等剧作,也都无不反映他的家国情怀和赤诚之心。在他生命的任何一个阶段,不论在艺术和政治上有着什么样的变化和选择,他都至诚对待,全力以赴,践行理想。

 

 

青年田汉

 

他有一颗爱国爱民的心。积贫积弱的中国,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艰苦生活的锤炼使他贴近社会实际,与老百姓心心相印。在意志坚强、胸怀博大的母亲和为爱国和革命而牺牲舅父培养下,他将“国气与民心融入了自己的灵魂之中。”  早在1919年,他在日本时就积极参与组织了“少年中国学会”,而后相继撰写了《平民诗人惠特曼百年祭》、《诗人与劳动问题》等宣扬自由、独立、民主和民族精神的论文,歌颂劳动,呼吁创立无产阶级文化,“团结万国共患难同辛苦的劳动者”为他们的利益而战,因之是我国最早的社会主义者之一。

 

田汉书法:选自话剧《关汉卿》


 

1958年观看话剧《关汉卿》后:左起

刁光覃、田汉、阳翰生、郭沫若、周恩来、陈毅

 

上世纪30年代初,他毅然转向左翼文化阵线,全身心地投入为了劳苦大众的戏剧、戏曲、音乐和电影运动,以强烈的责任感反映时代要求和人民的心声。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他发出“每一个不愿做亡国奴的工作者都愿把他的艺术、甚至他的生命,贡献给抗战” ,把戏剧当武器,把剧场当战场,让每一位观众举起救亡刀枪的呼吁。他为电影《风云儿女》所写的主题歌词《义勇军进行曲》经音乐家聂耳谱曲在全国传唱,成为鼓舞中国人民在抗日救亡运动和抗日战争中英勇奋斗的时代号角。后来,《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家专门颁布了《国歌法》并在新《宪法》中再次确认,这是对田汉写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斗争精神、忧患意识和英雄气概不朽作品的最高肯定。

 

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

 

他“命为生民立”,崇尚学文天祥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气节;他爱家人,爱朋友,把所有剧人都看成是自己的亲人,对生活在底层的人民有天然深切的同情。他倾尽行囊,接济朋友,大爱无我,为民呐喊请命。

 

 

田汉在陕北调研时与村干部交谈

 

他有一颗溶汇璀璨的艺术之心。老母亲易克勤含辛茹苦供田汉读了几年私塾,加上他自己的努力,国学功夫扎实。后来在长沙上师范时学了新学,特别是在日本的学习,使他打下贯通国学西学的基础。早年他热心做文艺批评家,剧作家,画家、诗人,但第一热心做的就是戏剧家。在早期的艺术活动中,他深入进行了现代文艺理论研究和诗歌创作,在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和现代艺术思想影响下,逐步形成了他综合融汇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他一生投身于艺术事业,“在现代文学、话剧、戏曲、电影、音乐、文艺评论以及文艺事业的组织管理方面,都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中,他创作了六十三部话剧,二十七部戏曲和两部歌剧,十二部电影,两千余首新诗、歌词、旧体诗和三百余篇文章。

 

田汉创作的话剧《丽人行》


 

田汉诗选

 

田汉、欧阳予倩和洪深先生都是中国话剧的奠基人。在欧阳予倩等人将“drama”(戏剧)这一欧洲艺术形式移植到中国之后,他和洪深根据其以对话为主的特点,首次将其定名为“话剧”,开创了中国话剧的新纪元。

 

左起:田汉、马彦祥、俞姗、欧阳予倩、洪深、唐怀秋

 

 

上世纪二十年代,他的《获虎之夜》、《名优之死》等早期话剧,对我国新兴话剧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三、四十年代,他聚焦工人运动和抗日救国,创作了《乱钟》、《梅雨》、《回春之曲》、《卢沟桥》、《秋声赋》、《丽人行》等话剧和《新雁门关》、《岳飞》、《江汉渔歌》等戏曲,还写出了歌剧《扬子江暴风雨》,成为中国歌剧的奠基之作,丰富了话剧和戏曲表现形式,推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戏剧艺术创作。新中国成立后,他改编了《白蛇传》、《谢瑶环》等京剧,创作了《文成公主》和《关汉卿》等优秀话剧,达到了他艺术的高峰。

 

杜近芳饰谢瑶环

 

 

京剧《白蛇传》剧照

 

他是我国新诗最早的开创者之一,他的旧诗更是激扬澎湃,率真坦荡,才气横溢。他创办《南国电影社》,和夏衍先生等一起,开创了我国电影事业的先河。他开创和领导了左翼剧联音乐小组,创作了许多优秀歌词,其中《前进歌》、《毕业歌》、《码头工人歌》、《告别南洋》、《梅娘曲》、《义勇军进行曲》等反映了时代的强烈呼声。

 

田汉和作曲家冼星海


毕业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剧团 - 中国电影百年歌曲精品荟萃

梅娘曲殷秀梅 - 20世纪中华歌坛名人百集珍藏版

 

他注重把歌曲、诗与话剧、电影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大众化、中国化、高度综合的艺术形式。在他的艺术生涯中,不论是“唯美的残梦,青春的感伤,现实的觉醒,还是集团的吼叫”,都是艺术家的责任担当、时代需求和特定的艺术表现形式所决定的。在他的作品中,既有《回春之曲》那样为鼓舞士气的“速成”品,也有十三年磨一剑的《白蛇传》,还有厚积薄发的《关汉卿》。在他身上,磨光和突击,数量和质量是统一的。

 

田汉在工作中

 

他有一颗硬干苦干的心。在田汉一生中任何一个阶段,憨直而爱苦干硬干的“湖南牛”精神是突出的写照。他从小能吃苦,从来认为一切都要靠奋斗得来,“最美好的果子是在不断的风雨侵凌中长成”。“南国社没有钱,但干劲很足。”他拼命养家糊口,在家人支持下苦干穷干创办《南国月刊》、南国艺术学院和南国社,从无到有奋斗八年,屡挫屡战,开创了南国时代。

 

1938年武汉,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部分人员。

前排左四周恩来、左五郭沫若、右一田汉、右二洪深、右五杜国庠;后排右四邓颖超

 

他参加周恩来副部长、郭沫若厅长领导的“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苦干硬干组织了十个抗敌演剧队,广泛动员教育民众,带领他们深入抗战前线激励将士。他和欧阳予倩、瞿白音先生等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下,硬是发起举办了抗战中最隆重、最壮观的戏剧盛会“西南剧展”,使桂林成为抗战文化艺术的中心。他经常无米下锅,到了“爷有新诗不济贫”,“千古伤心文化人”的地步,老娭毑曾把自己的外套当掉换米维生;他曾和弟弟田洪一起用小木车推着老母翻山越岭,艰难行路。靠这种苦干、硬干和穷干精神,他和他的战友们冲破重重阻力,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通过戏剧艺术运动形成“交响乐”,形成真善美的载体和民族化、大众化、现代化戏剧文化模式。

 

田汉回老家划船接母亲

 

我们要把对田汉先生的深切怀念化做继承和发扬田汉精神的动力,把我们的至诚熔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的洪流。田汉先生生于乱世,死于浩劫,他的热血与魂魄已化作黄河扬子万千叠,有如那只涅盘的凤凰,虽被烈火烧毁了形骸,但精神却又从冷静的灰里走了出来,成为更加灿烂的永生。


联系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细管胡同9号 联系电话:010-64041874 邮箱:tianhan_foundation@126.com

版权所有 田汉基金会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C)2013-2019 京ICP备17032664号